党的奋斗目标
党章总纲规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党的最高纲领,是党的伟大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必须切实做好现阶段的工作,努力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每个大学生都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一、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成分集中到自己的旗帜之下,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胜利,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党坚定地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最终奋斗目标。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党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一)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加剧,使不少志士仁人开始探索、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这种探索和追求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以一种系统化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这就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罪恶,详尽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主张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正确途径,因而他们的学说只能是空想。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身参加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理论成果,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成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发生了质的飞跃,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即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马克思做了这样的概括:“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2页)列宁也讲道:“我们所谓共产主义是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而不需要特殊的强制机关,不领报酬地为大家工作已成了普遍现象。”(《列宁全集》第三十卷第252-253页)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能够充分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不仅私有制经济的残余不复存在,而且公有制经济也完全达到了单一的社会所有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共同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共产主义社会不再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分配尺度,全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消除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存在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的社会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自动化,使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完全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得到高层次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高度精神文明的新人。
第六,国家彻底消亡。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国家作为对内保护人民对外防御敌人的职能自然消失,国家这个阶级统治的工具也就自然消亡。恩格斯说:“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70页) 。
以上这些特征,仅仅概括地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是它已经向我们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46-647页)中国共产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标明了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最崇高、最可引以自豪的理想。
(二)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最终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不是没有依据的凭空想象,而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因此说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并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由此推动着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它把封建社会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使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这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孕育着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具体体现,它贯穿并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和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一切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对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造成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出现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的相对缩小,无产者队伍日益扩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这对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是对抗性的,依靠资本主义制度自身不能解决,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实现了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社会生产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人和人之间构成同志式的平等协作关系,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关系,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为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充分的发展前景。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说,社会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三)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年来,社会主义无论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虽然经历了许多迭宕起伏、反复曲折,但总的趋势仍然是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局,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在全世界得到发展。它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与世界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相结合,推进着人类历史的进步。1871年在法国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组织——巴黎公社。尽管它在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只存在了短短的72天,但却向历史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的可能性。20世纪初,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俄国实际,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激励下,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各国共产党领导本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到40年代中后期,有十几个国家包括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的无产阶级先后夺取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无产阶级没有夺取政权的国家,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此起彼伏,蓬勃发展,向往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潮流。在第三世界新独立的许多国家中,信奉社会主义和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党越来越多,国际共主义运动已经开始成为时尚,形成规模和趋势。
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标志,社会主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共产主义在发展进程中受到了严重挑战。怎样看待这种形势,成为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说,社会主义面临的困难决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正常现象。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社会发展史上任何一种新制度代替旧制度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是这样,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要代替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将更加复杂和艰巨,出现反复和暂时的倒退是不可避免的。从社会基本矛盾来看,二战之后,虽然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停滞和社会腐朽的总趋势没有变,但是它们依靠局部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大力引入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缓解了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从而保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的稳定和表面的景气。这种暂时的稳定和表面的景气给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带来了暂时的困难,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但是并设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总趋势。从新生事物成长规律来看,社会主义制度是新生事物,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需要通过改革,才能逐步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这个过程是波浪式前进的。在前进的总趋势下,局部出现曲折、反复甚至倒退是事物发展的正常现象。所以,我们必须历史地本质地发展地分析认识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势,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动摇。
二、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而社会主义本身也需要划分发展阶段,从而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初级阶段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阶段的实践相结合,努力做好当前的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过许多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未来共产主义的建立和发展时,提出过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区分,但是这种区分由于是以社会主义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之上为前提的,因而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区分是概略的。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重视考察了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上表现出的与历史常规不同的特殊性,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等概念,但是没有准确形成俄国社会主义究竟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的完整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之后,这些国家的政党对本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尽管分别作出过一些判断,但不是照搬书本,把马克思主义的结论教条化,就是错误分析本国形势,把社会主义现实理想化,没能得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结论。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和失误的经验教训,吸取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实践成果,从我国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作出了客观分析,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个方面阐述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商品经济不发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经济特征。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根本任务、指导方针等等,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四大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三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功绩,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纳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写入了党章总纲。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党的历史乃至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党的卜五大又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系统化,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了专题性论述。至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确立,成为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创造、新贡献。它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在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之后,完全可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同时,也回答了像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国家,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用了二三百年才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和雄厚的综合国力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现了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使我们在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既能够避免企图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能够防止出现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始终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和现实实践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依据,也为经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和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对于推进世界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特征
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涵义,即: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企图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进程表现为以下九点: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句话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进程、历史跨度和基本目标的总的概括。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这一条是对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的概括。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这一条是对初级阶段经济特征的概括。
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人口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一条是对初级阶段文化特征的概括。
第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较大比重、人民生产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这一条概括的是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特征。
第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一条概括的是初级阶段地缘、地域特征以及发展方式。
第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是对初级阶段经济、政治体制的特征的概括。第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是对初级阶段意识形态特征的概括。
第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一条是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国际地位和时代意义的一个总概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达时期,而是从过渡时期完成以后到现代化实现之前的整个历史发展时期或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也可以说是不完善、不成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变不完善为完善、变不成熟为成熟、变不发达为发达,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100年才能完成。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可以这样说,从1956年算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到下世纪中叶才能结束。在这之后还需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将需要更长更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三、全面执行党在现阶段阶段的基本纳领
党的纲领是规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的,是一个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政策策略的根本标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的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也就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纲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准确的回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动纲领。也是共产主义运动在现阶段的行动纲领,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实践目标。在现阶段,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是要脚踏实地为实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只有脚踏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项工作,才能最终实观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离开基本纲领,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讲共产主义容易陷入空谈。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江泽民同志依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政策。主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上述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三个方面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实现的全部任务。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建设,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这三个方面的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必须像邓小平同志强调的那样,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全党同志必须贯彻始终地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一步一步地实现党的战略目标。同时,应该看到,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须十分重视自觉坚持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呼、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基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分析,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近20年建设的基本经验,立足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的科学预测,在确立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而正式明确提出来的。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江泽民同志曾在建党七十周年讲话中作过系统阐述,党的十五大又把它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更加深入系统,更加成熟和理性化。这个基本纲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的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办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指一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结果,它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构成的变化,还包括经济以外的诸如教育、科学、文化、政治等其他社会生活的发展状况。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不能是主观随意的。它必须立足于国情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科学预测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坚持从全局出发、量力而行的原则,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党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在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摆脱贫困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内的总体目标。
这个目标是宏伟的,同时又是艰巨的。实现这个目标将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以后又完整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经党中央通过颁布实施。按照这个战略设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10年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一步已经在1988年提前完成。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翻两番,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同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时人民生活虽然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国家总的力量加强。现在我们正在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进行奋斗。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正确地反映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
第一步战略目标和第二战略目标均已经提前完成,党的十六大指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O—O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O二O年力争比二OOO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正确评估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所处地位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多年中,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使社会主义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就为我国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重要的物质的、体制的以及国际环境方面的条件。具体说来:
一是我国经济在上世纪的最后二十多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在新的世纪中仍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这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先进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体制改革将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许多矛盾和问题都将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对外开放的扩大,将会使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加快自身的发展。
三是国际局势总体稳定,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外部条件: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尽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长期总体稳定的国际环境使我们能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国际格局转换和推进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关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机遇同挑战并存的时代,党中央坚定地站在时代发展潮流的前列,按照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指引中国外交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拓进取,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我们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我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3年来,我国的建交国从137个增加到165个,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国内现代化建设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在国际上高举和平、合作和发展的旗帜,发挥了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我们党积极推进党的建设的重大工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以及总揽全局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且积累了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对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切实可行的战略部署,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有力的根本政治保证。
我们在正确判断和把握诸种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我们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地位的压力。从国内来看,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会产生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实现发展,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的重大问题。
在新的世纪中,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问题并存。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既要利用机遇,积极进取,加快改革和发展;又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看到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困难和风险,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和化解不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